◎新聞來源 引用於聯合晚報 2014年3月10日 A5/焦點 林敬殷/台北報導
媽媽老化 改變了蔡英文
|
甚少提及私事的蔡英文,於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,談及母親因一場小中風而出現類似失智症的老化症狀,她貼身觀察並照顧,對失智症開始有所瞭解和關懷,過程中她也改變許多,變得更有耐心。她並提到對當今社會該如何面對失智症的看法。
輕微中風後 媽媽記憶力退化
幾年前,一場輕微的中風跌倒,讓蔡英文的母親記憶力出現退化的跡象,這場中風是在蔡英文父親蔡潔生過世前發生的,是不需要動手術的輕微中風。
沒多久,家人發現原本待人很寬厚的母親,對事對人突然變得不太能夠寬容,言談間的內容,尤其是以前的事,也和大家過去認知有所出入。爾後,在父親過世後,母親偶會忘記她父親已離世這件事。剛開始,家人常會在下午五、六點時接到母親的電話問說,「妳爸爸到哪裡去?」原來母親一直記得丈夫總在五點就回家,所以時間到了沒看到人,就會打電話給所有孩子,一個個問。家人只好跟媽媽說,爸爸過一陣子就會回家,她才放心地掛上電話。
拋掉過去負擔 變成單純的人
|
母親的情緒和記憶,就這樣反反覆覆,過一段時間忘記,但有時又會看到母親傷心,這段分不清真實與幻覺大約維持有一年多,才慢慢恢復。蔡英文說,後來她們沒有太細究母親所言哪些是早年的記憶、哪些是幻覺。家人認為,即使是幻覺,只要能讓她心情愉快,身體無病痛,對老人家就是比較好。
「有時候覺得,這或許不是一件壞事」,蔡英文歷經母親心境的轉折,說出女兒對媽媽的體貼及不忍老人家受苦的心情。
蔡英文說,父親的離世必然使母親很哀傷,畢竟兩人相守一輩子。她想,是否記憶力有些喪失,「好像就把過去的負擔扔掉了,可能是忘掉了,變成一個很單純的人」,反而幫母親度過這段最難捱的時光。且有些記憶不再有,有些記憶不愉快,為何要強迫記得?如果記住的都是快樂的,有何不好?
照顧媽媽 變得耐煩又專注
她以過來人經驗建議,要把失智的老人家身體照顧好,沒有病痛,首要是幫老人家保持心情愉快。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很多人陪伴和講話,家人要多聚焦在老人家身上,要更有耐心。她說,自己本來沒什麼耐性,不太會重複講一件事,但照顧媽媽以後,「對我改變很多」,例如要有耐心地讓母親問問題,不能不耐煩,口氣要一致,要很專注;因老人家要的正是那種「專注」對待。
蔡英文說,自己來自大家族,所以很幸運,家人輪流照顧母親,共同分攤也共同分享,家族的小孩子也會照顧老人家,對小孩也是很好的家庭教育。
她想做什麼就順著她的意思
陪伴老人也要講究技巧,蔡英文說,她姊姊曾提醒她,要常帶母親去菜市場,去看新鮮的、有生命力的、有色彩的人與物,可活化老人的智力和生活。此外,以前母親會陪著父親去上班,家人現在還讓母親維持這個習慣,仍讓母親坐在辦公室裡,人來人往,有些人還會坐下來陪她聊天。老媽媽在熱鬧中心情也不錯。蔡英文歸結說,其實,「就是凡事順著她,她想做什麼就順著她的意思」。
蔡英文表示,照顧失智症者的人,身心強度要夠,因此需要有好的支援系統。現在許多家庭成員少,很多都是一對一的照顧,這對照顧者和被照顧的人,有時反變成一種折磨。因此,家庭總動員是必要的,家庭成員應分工,共同承擔責任。她說,照顧者的身心也應被重視。因失智症患者的照顧工作常是全天候的,需要很大的體力和耐力,心智上必須要自我調整,才能有效提供照顧能量。所以我們社會應多關心照顧者。
聯合晚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,推出名人談失智系列專訪 「不能遺忘的故事」,每周一刊出 ,如想獲得更多失智症資訊,或需諮詢及協助,可電洽基金會。諮詢電話:(02)2332-0992,網址:www.cfad.org.tw
全文網址:
http://mag.udn.com/mag/life/storypage.jsp?f_MAIN_ID=486&f_SUB_ID=5264&f_ART_ID=502990
留言列表